
燕赵教育网讯(薄荷)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先导和后盾。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拔尖计划”实施的主要成效
为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于2009年启动。目的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目前,“拔尖计划”共培养出六届毕业生5500名,支持本科生总数累计9800名。一是毕业生展现了对基础学科研究的坚定志趣。98%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在基础学科和相关领域继续深造的比例达97%。二是正在成为一流大学(或学科)的优秀种子人才。48%的毕业生进入前50名的学科继续深造,16%的毕业生进入前10名的高校(或学科领域)读研。部分学生进入世界排名第一学科领域或世界公认的诺贝尔奖摇篮学科所在机构深造。三是逐步呈现出成为未来科学领军人才的潜质。计划参与学生累计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29篇,获得各类奖项5788项。首批500名“拔尖计划”学生中已有70%以上完成博士阶段学习,部分学生开始在世界一流大学从教。
二、“拔尖计划2.0”的推进实施
2018年10月,教育部会同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8号),继续支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2019年8月正式发布《教育部关于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9〕1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9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3号),进一步明确了拔尖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定位、新目标、新思路和新模式,提出2019-2021年分年度在大理、大医、大文等领域建设26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目标和改革任务。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将通过科学选才鉴才、创新教学方式、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提升综合素养、促进交叉融通、深化国际合作等,深入探索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以“浸、养、熏、育”为一体,古、今、中、外大集成,促进通才、全才、怪才、偏才、奇才、鬼才异彩纷呈,造就更多有家国情怀、人文关怀、世界胸怀的杰出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提升国家硬实力、全民健康力和文化软实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思想高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 系统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19-11-1 8:54:31
- 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 让本科课程优起来2019-11-1 8:51:39
- 教育部: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2019-11-1 8:49:37
- 中国女教师真的太多了吗?数据告诉你2019-10-31 15:27:20
- 新领域的到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未来2019-10-31 15:17:30
- 专家培训青少年生涯规划发展,家长心得总结2019-10-31 9:49:24
- 高考的特殊冷门专业,既好考还有高就业率2019-10-31 9:41:44
- 让人羡慕的专业:就业率100%!年薪50万!2019-10-31 9:38:41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9·秋)2019-10-31 9:35:04
-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学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10-31 9:29:34


Copyright © 2019™ heb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7:30
技术支持:河北三人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sb
联系电话:400-006-3266

